南方的三亚怎么成了“东北第四省”
2017-01-16 13:06:18
  • 0
  • 3
  • 77

来源: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任大刚

近几年来,一到隆冬季节,到三亚过冬的东北老年人特别多,加之在这座城市谋生的东北人也特别多,三亚遂有“东北第四省”之称。

某一地区的人士大量移入其他城市,短时间内“喧宾夺主”,这在城市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这种奇特的人口迁移现象,给观光客和一些思考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缺乏深入研究。

无法抗拒人口流入

三亚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海南建省,从县升格为地级市。

但无论是人口构成、文化还是经济,与大陆其他地区同等行政级别的城市和农村相比,三亚都有显著的特殊性。

黎族,海南的少数民族之一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口构成来看,全市(包括农村)人口,大概有四十多万,其中在三亚城区的不足二十万。这四十多万人口,汉族占相对多数,其次是黎族、回族和苗族等等。

更特殊的是,据《方言》1991年第四期载,三亚有闽语琼文区的崖县话(通常称海南话)、军话、迈话、澹州话、疍家话等五种,汉语之外,还有黎语、回语(回辉话)、苗语(实为勉语)等少数民族语言。

此外,由于开发海南岛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初调查发现,三亚市城区和红沙镇,不少居民来自广东粤方言区,广府话很通行。林旺镇的海升村、红沙镇的新红村、羊栏镇的江红村,居民全是潮汕籍移民,说的是闽语闽南区的潮汕话。羊栏镇(凤凰镇)有一个客家村,村民是广东的客家移民,内部说客家话。在国营农场的居民点,经常听到老一代军垦战士说四川话、湖南话、河南话等其他方言。

语言的多样性,客观上为形成统一的地域性格和文化制造了障碍,同时也为异质文化的进入提供了便利。换言之,当一种异质文化进入当地之后,当地文化几乎没有抵抗力,异质文化得以完备保留。

1997年海南椰子节

从经济角度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三亚,由于长期处于战略前沿,除了农业,几乎没有现代工业。而相对发达的现代种植业,几乎掌握在国营橡胶园农场和科研院所手里,他们不用跟当地民间发生什么关系。

在古代,今天的三亚是个流放犯人的地方,前现代时期,生活条件也相当艰苦。只是在现代,由于交通、卫生、居住条件的颠覆性改善,这里反而超越中国中部地区,成为旅游度假胜地。

以上这些,使之具备大规模接纳外来人口的先天条件,而中国其他任何一座城市却难以同时具备。

为什么是东北人

一些观察者认为,三亚的气候条件,是吸引东北人前来的重要原因。这点不假。但中国地处北方的省区市不止东三省,为什么只有东三省移居的人口在三亚占绝对多数?

三亚的原住民在1949年以前很少受到外来冲击。随着从东北出发的第四野战军攻入海南,其中一部就地转业,从事军垦。我曾询问过当地司机,他说军垦战士中,最多的还是河南等地往南一些省份的人士,东北籍贯的反而不多。除了军垦,还有一些南下干部。他们第一次为当地奠定了一些北方文化的感性认知。

上世纪90年代,有两件看似不相干却关系密切的事情几乎同时发生。一是国企职工下岗潮,一是海南房产热与破产。

上世纪90年代,东三省大量国企员工下岗

有资料显示,1997年底,东三省国企员工下岗的数量达到了259万,占比超过全国下岗人数的22%,接近四分之一的下岗职工都在东北。此后,东北经济虽经大力扶持,但回天乏术,导致大量人口持续不断外流。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的外流人口与中西部地区流出人口很不一样。东北外流人口很多是技能素养较高的下岗职工和城镇人口,而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农村人口。前者比后者更无依靠,因为后者在其家乡毕竟还有几亩无法变现的薄田,而前者除了一点下岗补偿,几乎一无所有,移民倾向更强烈。

上世纪90年代,海南经历了房地产泡沫

就在这个当口上,海南岛的房地产垮了,每平米300元的房子随处可见。据说一些东北下岗工人手里拿着一笔遣散费后,下海南买房定居。这是第一次迎来东北人。

此后,海南开始打造“国际旅游岛”,以三亚为首的旅游业开始发展起来。

我有一次问一个三亚当地司机:东北人最初是怎么进三亚的?

他略带不平地介绍说:我们当地人原先都不会讲普通话,全国各地来的游客,我们无法跟人家说上话。而东北人普通话讲得好,能说会道,人家游客要到哪里,要吃什么,要住哪里,全被他们把生意做了。

东北人给外人的形象一直是“能说"

从这名司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东北人一开始到海南,从谋生的角度来说,凭借其先天的语言和城市生活的经验,如鱼得水,就垄断了与旅游相关的一切行业,尤其是需要与人沟通的事务。

而中西部地区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更适合的是流水线操作工,珠三角和长三角可能更适合他们。

海南低到极点的房价,想来也是很多东北青壮年决定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东北人为什么越来越多

东北本地也是一个只有100多年的移民区,移居本身就是一个传统。当他们的祖父辈山东河北可以移居东北,他们自己为何不能从东北再移居三亚?

东北人在三亚整个旅游业中的垄断地位,无处不在的东北话,至少使前来旅游的东北人感到异常亲切。

三亚的一家"东北人"餐馆

北方冬季的严寒与三亚的温暖,以及无处不在的乡音,促使本世纪初年,越来越多的东北老人考虑在冬季到海南过冬,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开始考虑买房置业。这样一个带一个,一家带一家,人数越来越多。

据澎湃新闻的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在三亚养老的异地老人就有接近40万人,其中哈尔滨籍老人就占到20万左右。

海南建省之后,历任省委书记和省长中,第四任杜青林为吉林人,另外有一半人为北方人。许多其他层级干部,以及三亚市的地级干部,其中不乏来自北方籍和有北方工作经历的领导。这些外省领导到任,吸引或者直接带去了一些家乡的企业商人投资开发建设,为三亚源源不断输入人口、人才、资金,从带动,变成了自发行为,直至形成规模。

什么在改变

中国最北方的文化如何与中国最南方的文化融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这一方面,目力所及,目前没有任何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

我在查阅资料时,看到《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有一个鲜活的研究。

三亚市凤凰镇的回辉村和回新村有回族人口约8000人,他们的先人于宋元期间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迁移至此,社区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两村现有清真寺6座,历经多次毁坏和重建。改革开放以前,地处海滨的三亚回族以捕鱼为生,也有部分种菜的,生活艰苦。

海南建省,三亚升级为地级市,旅游成为整个海南岛的主导产业,滨海区域作为重要资源被开发,回族居民赖以生存的大海不再是他们所属的、合法的生产空间,而成为政府所控制的旅游景观。

有村民这样讲:那些海边地方都收去做旅游点了,所以我们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另外,随着三亚旅游市场升温,小商品买卖、果蔬批发,以及市场至天涯海角的交通运输成为当地回族人的主要生产方式。

蓬勃发展的海南旅游业

旅游市场不断扩张,游客逐渐增多,回族村由于靠近凤凰机场和三亚湾,也开始有了游客的涉足,餐饮住宿接待开始在社区内出现。

2008年以来,国际旅游岛的推行引发了三亚的第二轮房地产热,接待过冬游客的旅游房地产在三亚迅速崛起。回族村也日渐成为西北回族“候鸟”型游客的避寒胜地。来自云南的一个男性回族,在回新村经营一家云南米粉店,在当地居住了约12年。

近十年,出国留学者逐渐增多。每年都有三四十个当地人到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学习,目前仍然在国外学习的有4-5人,出国归来的已达50多个。学成归来后一般在清真寺任教。

截至2004年,在回辉、回新两村中,与异族通婚的约有100对,通婚对象主要是本镇、本市的汉族和黎族,但通婚的前提是对方须转为伊斯兰教徒。近十年来已经出现了4对跨国婚姻。一位来自辽宁的男性回族三轮车车主称,在网上认识了本村的一位村民,然后跟随她来到了村里,来此已经半年左右。

从这个村落,可以读出很多有意思的话题。

而鉴于三亚原住民的复杂性,其他族群的研究似乎并没有开展起来,殊为遗憾。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