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王奔 | 中国互联网30年,一种网民群体画像的视角
2023-03-04 07:47:29
  • 0
  • 0
  • 0

以下文章来源于传媒观察杂志 ,作者方兴东 王奔

诞生于1969年的互联网,进入了历史性转折阶段,若干重要的论文、杂志特刊和专著的相继出版标志着互联网历史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然而,真正深入的互联网技术史、思想史、社会变革史和全球史研究依然十分有限,极大影响了我们对互联网当下境况和未来趋势的理解与研判。

在此背景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携手多家研究机构、协会,于2022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前,在该镇举办了“2022年互联网史国际学术年会(WIH 2022)”。会议汇聚了欧美和亚非拉不同区域的代表性互联网先驱、互联网历史研究重要专家与国内互联网历史研究的跨学科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发布互联网史研究成果,分享研究心得,共同倾力打造全球联动的互联网史学术共同体。

作为本次年会合作学术期刊,《传媒观察》特别开设“中国互联网30年”研究专栏,择优刊发年会和工作坊的学术成果,推进互联网史学术共同体的构建。

编者按


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以来,网民从单纯的上网用户,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到今天已经成为互联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考察30年中国网民发展历程,就是考察中国民众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和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王奔在《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刊文,基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从网民群体的视角,深入互联网的每个阶段,梳理每一年代网民的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分析各个阶段网民的群体画像,结合法律、科技、社会等多个视角洞察中国网民的演变。研究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为人民,更靠人民。无论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拓展和国家软实力提升,抑或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网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将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2022年,全球网民数超50亿,中国网民数超10亿。人类开始进入一个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网民与人民真正合二为一的新阶段。总结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网民视角是一个很通常的视角,也是一个很独特的视角。网民既是互联网的应用主体,也是互联网的消费主体,更是互联网内容创造和互动的主体。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也是定义数字时代的主导性因素。

因此,重新审视30年中国网民的变迁,就是考察中国民众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更是重新发现网民力量、重估网民角色和作用的过程。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开始逐步向大众普及,网民群体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重要部分。CNNIC最新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以下简称为《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在这些数据背后,不但有基础设施和技术的进步,更有中国网民特征的不断演变,并与更广阔的世界网民接轨。如何总结网民的发展历程,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对网民的研究通常是围绕网络舆情、网络舆论等方面进行,也有关注网民特征的研究者,而单独探索网民画像以及变迁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随着智能技术例如算法、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学者们更关注技术对人的影响,数字人、元宇宙等成为热议的话题。

网民整体的发展历程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吴世文(2019)基于创新扩散理论探究中国网民发展演变的历史,并明确表明从历史视角研究中国网民的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中国接入互联网开始,网络空间的形塑为那些身处不同地理空间的人们提供了便于交流的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讨论大量不同方面的话题。

随着技术的演进,网民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差异特征。彭兰(2009)从需求、行为、思维和价值取向四大方面总结了网民的阶段性典型特征,并提出网民特征的产生是基于更深刻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等现实原因,网络空间则为他们提供了适于生长的环境。

互联网也使公众有了直接表达各种意见的渠道,早期的论坛、贴吧、博客到现在的微博、朋友圈等为公众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场所。毕宏音(2008)则从网络舆情的角度切入探究网民作为舆情主体的特征,认为网民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持有者,网民的心理特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在网络上能大胆展现出更真实的自我,而这一自我也是对现实自我的超越。

随着网络不断地迭代,网民在互联网上表达诉求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陈相雨和丁柏铨(2018)认为网民正将“展现诉求+转发扩散”为主的诉求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配合”且以“线下事件促进线上诉求扩散”的新诉求方式。这一诉求方式的改变也离不开网络环境的变化和网民数字素养的提高。

虽然网民泛指所有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活动的人,但是考察互联网历史,网民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多次重大改变。

1969年互联网诞生之后的20多年时间,网民基本上就是互联网的开发和研究群体,有着相当程度的技术性和工具性。

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爱好者进入,情况发生了变化。网民(Netizen)一词在1984年被创造出来,赋予了网络虚拟社区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创造“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一词的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将网民定义为:网络衍生出来的社会群聚现象,也就是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感情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所以,这一阶段的网民,相当于黑客文化的大众化和平民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浪潮爆发,网民开始真正与普通大众关联起来。到今天,全球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三分之二,中国普及率接近四分之三,西方国家普及率超过十分之九,网民与现实世界的人口群体基本合而为一。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已经是既成事实。

纵观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脉络,不同的阶段展现出的网民特征不断演变。作为互联网的后来者,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成为全球第77个进入互联网的国家。此时,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各地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网民(1994年美国网民1280万,全球网民2023万)。

中国也有少许敏锐的创新者和先驱者使用互联网与世界相连。1986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的吴为民教授便用710所的IBM-PC机跟CERN进行了第一次成功的计算机通信。而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1987年发出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这封邮件也是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教授及其团队的帮助下成功发送的。20世纪80年代大多是国外高校使用互联网走向世界,因此,在海外的留学生也得以成为中国最早使用互联网的群体之一。

另外,各类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等出于信息交流需求,感知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动态,他们采用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和订阅期刊等方式,积极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想引入中国。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诸多学者关注互联网动态并积极引进。

一、以创新扩散理论

分析30年中国网民群体的演进

半个多世纪以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基本保持一个年代一个阶段的发展节奏。全球互联网技术根据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每个阶段技术新增的用户群体分别由创新者(2.5%)、早期采纳者(13.5%)、早期大众(34%)、晚期大众(34%)和最终的滞后者(16%)构成。那么,对应于每个阶段的互联网普及率,大致是2.5%(3000万,大致对应于2001年)、16%(2亿左右,大致对应于2008年)、50%(7亿左右,大致对应于2015年)和84%(12亿左右,大致对应于2024年)以及最后16%人口的滞后者。

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个体所认为的新的事物”,包括观点、实践、行为等,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也是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创新的扩散主要具有五大特征:一是相对优势,一项创新从各个维度评判都更具有优势,相对优势越大扩散越快;二是兼容性,创新与采用者以往的价值观等因素相符;三是简易性,也是一项创新理解和使用的难易程度;四是可试性,人们可以在有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验;五是可观察的结果,人们越容易看到结果,也就越有可能采用创新。同时,创新在整个扩散过程中呈现出“S”型曲线的趋势,即初期的创新者进行尝试探索,因此“S”型曲线上升较慢,等到系统内半数以上成员都采纳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以相对缓慢的增长速度上升,晚期大众和最终的滞后者等剩下的成员开始加入到行列中。

中国网民的阶段划分与互联网整体的发展历程有密切关联,同时也具有一定差异。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年代对中国网民进行划分并充分考量中国网民与世界的联结程度。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一方面兼顾了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等发展的基本周期,另一方面也便于体现网民在不同阶段的创新扩散程度。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整体的互联网环境尚未完全搭建,也仅有部分先驱网民在使用网络进行邮件交流等研究,这也是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那一部分创新者。

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1994年接入互联网后即开始普及和启蒙大众的网络认知,早期采纳者开始逐步增多。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网民规模也得到快速增长,进入到早期大众的阶段。因为大众的存在,网上也出现了一些精英群体生产的内容以此来影响大众创造价值。

2010年代,随着智能手机以及社交软件的进步,各地的网民都进入了移动连接的状态并随时可在网络发布内容。对于传统的中国网民来讲,台式机上网逐步被智能手机所取代,也进入到创新扩散理论中晚期大众阶段。

到2020年代,数据成为热议的话题,每个人每天都在网络上产生着大量的数据。最后的滞后者也在加入网络的过程中。这些演变昭示着中国网民对世界的联结程度不断加强,正进一步迈向世界的舞台。

1998年7月8日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56个信息科技名词,其中“互联网的用户”的中文名称被确定为“网民”。随着对网络认知的加深,CNNIC中关于网民的定义也在更新。在最初的报告中只是简单将网民定义为“上网用户”,从第6次报告开始,对网民有了具体的定义;第9-17次报告中,将网民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从第20次统计开始,CNNIC对网民的定义进行了频繁的调整。此前,第18、19次已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年龄进行了限定,须为6周岁以上。最后从第25次开始统一定义为“过去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并沿用至今。

CNNIC从1997年开始统计中国网民规模。但在1994年年底,中国已有4000名左右的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大约为0.001%。后续从1997年第1次报告统计显示的人数62万到2022年6月已达到10.51亿人次。与此同时,美国网民也从1994年的将近1279万到2020年的3.01亿,全球网民从1994年的2023万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53亿。网民的数量增长呈现逐渐放缓的趋势。在1999年时,全球网民为2.79亿,中国网民仅为890万,在全球的占比仅为3.18%;而在2022年6月,中国网民已经占全球网民的19.8%。虽然在2009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越了全球互联网普及率,但在当下,也仍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5G等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网民也步入与全球网民的超联结。我们在互联网的整体环境迭代下,对中国网民的每一个阶段展开详细的观察。我们考察网民数量和群体特性的变化,更要考察网民在每一个阶段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重新发现网民作为推动互联网发展不可替代的力量。

二、1990年代:

互联网浪潮的资本泡沫

与先驱网民的激情

在1990年代,网民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主要由高学历、高经济水平的年轻男性组成,属于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创新者群体。这一时期,网民规模刚刚起步,1994年互联网普及率仅为0.001%,而到2000年已突破1%。网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人群占80%以上。这一阶段网络暂时还是奢侈品,整个网络处在研究和开发阶段。

1990年代初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以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及学生、政府管理人员、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等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大多使用网络来进行查询信息和邮件收发,网民上网使用最多的平台是PC端。CNNIC的第1次统计报告显示,PC端上网的网民占比93.3%。网络帮助科研工作人员节省大量信息接收的时间。

1990年代,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并以相对缓慢的速度普及,处于探索和启蒙时期。网络收费太贵、速度太慢是阻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原因。在网民家庭中,1997年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多数,随后两年比例开始下降。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等网民群体上网需要依赖高校、研究所、企业等提供的网络基础设施,因此在单位上网的网民的比例达到46.7%,可在家上网的网民占25.3%,剩下的28%则是在家和单位皆可上网。到1999年后,在家中上网的网民比例开始增长至50%,其次有37%的网民在单位上网,还有11%的网民在网吧上网。全民上网的障碍不仅在于速度和费用,还在于有大部分的人完全不懂网络。因此,东方网景等公司从成立起就将免费培训网民作为一项特色服务。

1990年代是互联网接入的关键时期。在中国1994年接入互联网后,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第一套网页。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则成功开通中国第一个BBS站——曙光BBS站,这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化媒体的诞生。1995年清华大学的官方BBS,也是中国教育网的第一个BBS水木清华成立。但对于整体的社会通讯方式而言,人们主要还是通过传呼机、有线电话和大哥大的形式进行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结也极为有限。

在整个互联网启蒙的背景下,1995年美国计算机服务公司网景上市后才触发了中国互联网的创业浪潮,随后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的成立带来了互联网热潮。

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即时通信产品OICQ也在1999年2月发布。QQ的第一个版本上线后,在短短四个月内便拥有了100万的注册用户,人们开始上网使用OICQ与好友线上交流。但OICQ也在10月份陷入侵权风波,并于2000年正式改名为QQ。即时通信软件的上线降低了人们的沟通成本,网民开始在QQ上体验各式各样的新奇功能。

在1999年还有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营销活动——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这场网络生存测试由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联合多个网站主办。8848网也借助此次网络生存测试的赞助契机而被更多人知晓。12名参赛者在独立房间内通过网络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生存,他们的手中仅有1500元的电子货币。这次测试充分体现了当时网民的生存现状,网络服务包括外卖、网银、网购等,但在当时还非常不成熟。

CNNIC的第5次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网民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和软件上传或下载服务,分别占71.65%、50.40%和44.16%。上网的主要目的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占据绝对优势,占比57.95%;其次是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占比12.10%;休闲娱乐排第三,仅占9.75%。虽然互联网迎来了资本的关注和创业热潮,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网银、网购等板块尚待开发。1990年代末也是互联网股市泡沫的关键时期。依据创新扩散理论,1990年代早期的创新者们处于边学习计算机新技术边使用网络状态。创新也正处在早期的知晓阶段,先驱网民开始以激情的心态逐步探索互联网这个新奇的世界。这个时期的启蒙,也为后续互联网的发展做好了基础层面的准备。

三、2000年代:

大众参与创造互联网,

弥合性别鸿沟

进入2000年代后,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早期采纳者开始跟进,并有部分早期大众开始使用互联网。网民规模从2000年底的2250万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3.84亿。网民性别变化最为明显的是21世纪互联网普及初期,整体变化呈现从两端向中间靠拢,网民中男女性别占比分别从2000年底的69.55%、30.44%发展到2009年的54.2%、45.8%。逐步与我国男女比例国情相吻合,弥合了性别鸿沟。

同时,在网民学历结构的构成上,从原来占绝对优势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开始下沉,大学本科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在不断提升。从2007年第20次报告开始,细分出“初中以下”学历的网民占比,这昭示着互联网进一步向低学历群体扩散。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进步,网络也开始扩散至乡村。乡村网民规模迎来增长,在2009年底时已达1.07亿。在上网设备方面,台式机的绝对优势正在下降,而随着iPhone等初代智能手机的发布,网民通过移动端上网更加便捷,手机端网民在2000年代末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手机从2007年24%的上网设备占比迅速上涨到2009年的60.8%。在年龄结构方面,CNNIC分别在第5次和第23次统计报告中调整了年龄结构的分类。从2009年第23次报告开始,以每10岁为一个统计阶段,分为10岁以下、10―19、20―29、30―39、40―49、50―59、60岁以上这七个阶段,并一直沿用至今。

据该报告显示,10―19岁网民占比最大,为35.2%,其次是20―29岁的网民,占31.5%。这一统计结果体现了我国“校校通”工程的顺利进行。教育部2000年推出互联网“校校通”工程,并在2001年进入正式实施阶段,计划用5―10年的时间,让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共享网上教育资源。在这一阶段,中国网民向低学历层次、低年龄层次的群体迅速扩散,网民的层次变得愈加丰富,一些早期采纳者开始被说服并跟进,中国网民开始加强与世界的接轨,步入与世界的中联结状态。

1990年代尚处于web1.0阶段,2000年代已经大步迈向Web2.0阶段。2001年12月,中国十大骨干互联网签署互联互通协议,使网民可以更便捷地进行跨地区访问。2002年开始出现的博客,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个人媒体,拓宽了网民内容生产的维度。2003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日本,达到5910万,仅次于美国。同年,以“非典”为契机,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得到了快速发展,网上成交量激增,网民从线下消费开始转向线上,人们的消费习惯被改变,淘宝在这一年成立并推出支付宝。与此同时,电子银行和网上教学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3年也常被人们称为“网络舆论元年”。深圳市市长通过一篇网帖《深圳,你被谁抛弃》与一位普通网友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充分交换了对深圳未来发展的看法。这一谈话体现出网民的力量在逐渐增强,民间的呼声也将通过网络传达。随后发生的孙志刚事件、木子美事件、刘涌案等都使网络舆情开始成为社会舆论的决定性力量,互联网开始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和社会舆情的风向标。

2005年一名网友胡戈二次创作了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作品《无极》,诞生了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网民再一次成为互联网的焦点。2006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颁给了所有网民,封面只有一个词“you”,并配上了一个白色的键盘和一个电脑显示器的镜面。这一事件标志着互联网真正从PC和手机等机器互联走向以人为本的人的互联时代。2007年阿里巴巴成功上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网络游戏也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收入来源。也是从这一年开始,CNNIC统计报告也加入了手机网民的数据。苹果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发布了iPhone初代产品,在智能手机的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智能手机网民的扩散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开启新征程。

2008年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网民数和宽带网民数同时超过美国,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从此牢牢占据全球第一。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两大热点事件中,中国网络媒体发挥了巨大而独特的作用,与外国媒体展开了“媒体大战”,这也成为全民认识网络的一种快速通道。网络视频的成功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媒体的传播效果。中国网民通过网络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下一个阶段与世界的强联结做了充足的准备。

2009年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不同于门户、论坛和博客等自上而下的传统治理方式,微博成为网民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同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举办网络促销活动“双11”促进网民消费,体现了网络与经济的联结程度,网民的消费能力也随着“双11”大屏数字的跳动而展现。此后,“双11”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

网络实名制的实行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事件。实名制是在实名基础上,一种规范姓名使用规则、保护个人姓名等身份识别信息不被冒用、盗用的制度,目前主要的实名方式是手机号身份证实名认证、手机号实名认证和银行卡实名认证。2002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提出中国应该实施网络实名制,但直到今天仍只是实现于部分领域,其中还有大量问题亟需解决,尤其是如何寻求隐私数据保护和数据价值利用的平衡。2007年,韩国正式实行网络实名制;2008年,一些人大代表提出实名制立法;2010年,中国陆续实施网络交易实名和网络游戏实名;2015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就网络前台中的账号名称、头像以及个人简介等内容,对网络服务运营商以及网络用户使用网络服务的行为进行了相应规范,同时再次强调要求所有用户使用网络时需提交真实身份注册信息。2017年6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在法律层面正式确立了网络实名制的要求,并配套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在这一法律下,网络实名制成为目前特定网络服务下,网络运营者以及用户所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网络实名制对网民也具有较大影响,一部分人认为能规范网络交易行为、网络言论以及控制青少年网瘾,但也有人认为其会导致隐私泄露、侵犯监督权、影响言论自由。

在2000年代,Web2.0时代到来,随着BBS、博客等多种网络媒体形式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迅速提升,网民的内容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网民主导网络文化发展的格局开始形成,网络也从以内容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其次,网民在网络上开始拥有个人展示的舞台和关系网络,一方面在开放式的社会网络中获得情绪、信息等即时报偿,另一方面培养的社会关系还会给其带来长期报偿。最后,网民的主动性也变得更强,从被动接收消息转变为主动浏览网络寻求信息,网民从网络媒体诉求转向网络社会诉求,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网民数量日益增多。网民从简单信息需求发展到多重内容与服务需求,根据2008年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网民对网络影视、即时通讯等的需求已经超过了网络新闻。

在创新者们探索新技术过后,企业和资本开始进入互联网。早期采纳者们被说服并加入互联网中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这个阶段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1990年代的获取信息和邮件收发,网民们对于网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互联网也因此提供了许多创业与就业的机会。

四、2010年代:

手机接管互联网,

全民联网时代到来

2010年代,是创新扩散中的早期大众群体的阶段,中国网民在移动互联下迈入与世界的强联结,网民规模迎来大幅度增长,男女性别比例差距进一步缩小并逐渐保持相对稳定。网民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更加多样化,同时在上网设备接入占比中,传统的台式计算机快速下降并被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机所超越。

在2010年代末期,手机这一上网设备占比已达99%以上,技术的进步实现了网民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在网民的学历结构比例变化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网民比例持续上升,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比例反而开始下降,大学专科和本科网民则基本保持稳定,说明网络在向低学历的群体进一步扩散。在年龄结构上则体现出向“10岁以下”“50岁及以上”两端扩散,这也意味着网络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在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的历程中,农村网民规模是互联网扩散中的重要部分。在2000年代,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限,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讯基础设施也无法满足互联网的技术环境要求。而进入2010年代后,有学者认为农村地区互联网运用上普遍相对较低的IT知识水平和个体内在需求刺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农村个体入网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村网民的占比从2014年1月《统计报告》中的27.5%提升到2022年7月的58.8%,9年涨幅达31.3%,高于同期城镇网民20.9%的涨幅,这和中国陆续颁布的有力政策有关。

2015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求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大数据,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

2016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迅速促进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村网民的增长,进一步改善数字鸿沟问题,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

农村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具有明显的社交和娱乐属性,首要目的,是为了方便与在外求学或务工的儿女保持联系,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网民的上网技巧是由儿女教授的。对于农村互联网发展来说,一方面在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上要赶上城镇,另一方面则是提升农村网民数字素养。在这一环节中,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引导能够帮助其快速进入移动连接的进程中。

2010年代网民发声的渠道和形式更加多样。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酒驾肇事逃逸事件,肇事者被拦下后,却嚣张地高喊“我爸是李刚”,将身为保定市城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的父亲牵扯进来,招来全国网民对“官二代”的批判,“我爸是李刚”也成为当时网络最火爆的流行语。

2011年南京市40多棵梧桐树的迁移事件也成为当年突出的舆论事件。底层网民的声音通过微博得到放大,并陆续引发业界众多知名社会人士跟进,最终从线上转向线下,市民的呼声使政府停止了迁移工作并公开征集民意,以进一步优化地铁建设方案。在这件事后,政府官员纷纷开通微博,尝试通过微博与民众互动的新形式,平等地与公众沟通和对话,营造地方党政良好形象。“我爸是李刚”和“南京梧桐树”等舆情事件充分反映出网民强大的舆论力量,网民的话语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受到重视,同时又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传播。微博为网民们提供了能够放大底层声音形成强大舆论场的开放式的广场,并能影响重大决策的制定和执行。

2012年腾讯发布的微信掀起了新的社交媒体热潮,简洁易用的沟通页面也吸引大量网民包括传统QQ用户使用微信。传播能力有限的人际传播具备了一对多的大众传播的能力。网民在网络上纷纷做起了“微商”,社交关系带来了新的商业营销模式。同年,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今日头条上线。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超过了台式电脑用户。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5万亿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2014年由于我国网民规模的快速扩大,凸显出网民的重要性。移动APP开始抢占用户市场,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推出大量的补贴红包,培养网民移动支付习惯,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推向了新高潮。

2015年网络直播呈现全球性爆发,网络直播延续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实时视频提高了与观众的交互性和主播的展示能力。同年,一封女教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网友热议,这封充满情怀的辞职信也被微博大V、网友们相继转发,铸就了网络群体的狂欢。该事件也是网民在网络上对现实压力的集体宣泄和释放。

2016年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到来,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四比一战胜韩国围棋冠军李世石,这场被称为“关乎人类未来的比赛”,引发全世界的关注。字节跳动孵化的一款音乐创意社交软件抖音上线,凭借着智能算法的成功应用在网民中迅速爆火。网民随时随地都能拍摄自己的短视频上传至平台,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欣赏。

2017年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拥有大流量的平台纷纷投入小程序,利用社交软件的便利给予网民更多元化的服务。个人信息保护在这一年首次被写入民法总则,对个人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也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随着移动端服务的不断完善,2018年春节期间微信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10亿大关。我国在2018年有72.5%的网民开通网络支付,约7.9亿人使用网络即时通讯,6.1亿人在网上购过物,超过4亿人在网上叫过外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

2010年代互联网的门槛进一步下降。在智能手机快速更迭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但这同样离不开网络基础技术的支持,2013年中国移动获得了4G牌照,4G的普及为后续各大软件的进步和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短视频平台利用网络的速度快速加载视频给予网民更好的使用体验。随后2019年5G开始商用,11月份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5G商业套餐,为2020年代的超联结打下坚实基础。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使互联网应用实现更多网民的需求,但网络进一步的普及也让虚假信息有可乘之机,网络乱象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时有出现。

2013年中国多地展开打击网络谣言运动,一批“知名大V”“网络推手”如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被刑事拘留,新快报记者刘虎也被警方以“网络造谣”为由刑拘。

2019年,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组织开展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手机APP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部分,而APP收集的数据也有违规使用的风险。通过这次行动,网民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据《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网民的互联网应用使用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即时通信(95.6%)、搜索引擎(82.2%)和网络新闻(81.4%)。即时通信在网民的使用中占据绝对优势,即使是部分不懂网络的网民,也会因为需要与亲属或家人保持联系而使用互联网。具有不同特点的社交媒体平台相继搭建,例如微信为强关系平台,大多为线下关系转化至线上;微博为弱关系平台,可以在网络中的广场进行发声;小红书则是展示自己生活和种草的社区。网民在互联网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关系网络的搭建愈加便利。

五、2020年代:

大规模同时在线时代,

数据驱动的智能传播崛起

虽然20年代已过去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3年,但互联网基础设施5G的普及,国际环境的巨变使网民在这一个年代中进入面向世界的超联结状态,网民群体正处于创新扩散中的晚期大众阶段,也为迈向最终的滞后者阶段而努力。

因此在整体网民画像上,2020年代倾向于稳定,网民的规模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6月已达10.51亿。网民的性别比例趋于稳定,性别鸿沟不断弥合,男女比例分别在51%、48%附近波动。上网设备中手机接入的比例也趋于稳定,占比99.7%左右。同时,在年龄结构中向两端扩散的速度减缓,整体逐渐倾向均衡,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比例已达25.8%。步入数字具身的2020年代后,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保持在25小时以上,在2022年7月的统计中更是高达29.5小时。而促进非网民上网的第一因素是方便与家人或亲属沟通联系。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人类数字化进程极大加速,数字空间超越现实空间一下子切换成为人类的生存空间。国家交互、企业运作以及民众生活出现由线下转向线上、由现实世界向虚拟空间转移的趋势,其中互联网技术成为此次防疫抗疫中的利器,网络空间成为维持国家韧性的稳定剂。在疫情的影响下,网络直播带货再掀高潮,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最佳手段。

在2020年疫情期间,算法、大数据等技术围绕网民展开建设与应用。健康码也是抗疫的亮点之一,发挥了功不可没的巨大作用,其具有全员、全域、全时、全息、全识五大特征。但同时健康码引发的全国性公民敏感个人数据收集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同年9月《人物》杂志的一篇推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在全网引起巨大反响,也让更多的人看到智能算法下的网民现状。尽管中国算法规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未臻完善,算法规制应当形成“人化的算法”,不但要防范算法脱离人的控制,保障人拥有充分自主决定权,也要充分促进算法向善。

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网民年龄结构的下沉也带来一部分风险,例如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弱,容易产生网瘾等。

同年,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火热,使网民获得了更多的“一夜成名”的机会。随着资本的入场,网红问题频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李子柒与MCN机构微念反目,进而停更导致两败俱伤。李子柒通过短视频传递美好的田园生活,将中华传统文化向外输出,体现了中国网民的新力量。网络环境中网红与MCN机构合作背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引起网民广泛关注。网络造就越来越多具有一定话语权的网红,但如何使用好这一股新的网民力量,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

在这个数据海量的年代,网民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来对比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在技术层面上,不单是互联网企业加强对硬件产品的研发力度,从而形成“从云到端”的软硬件一体化服务体系。网络业务也正在进行着融汇创新,例如短视频与电商融合、短视频流媒体广告与社交平台融合、直播电商与微信视频号融合等等。互联网的使用方式日渐多样化,能够帮助有困难的网民享受数字化所带来的便利。网民的变化也主要分为以下这几个层面:接入环境更加多元。进入智能物联的时代后,万物皆可连接,网民上网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台式机、笔记本、智能手机和iPad等设备。借助VR、AR、蓝牙音箱、智能家居等都可以上网遨游。网民将以数据化的方式在网络生存,有了各种各样便于接入互联网的传感器后,网民的数据将被随时上传至网络进行分析。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其中短视频增长率最为明显,截至2022年6月用户规模已达9.62亿。而这些软件使用的技术、服务等都是为了帮助网民提升效率,迎合了网民的需求。例如智能算法的“猜你喜欢”,以及电商行业兴起的名词“兴趣电商”,互联网平台纷纷运用技术迎合网民以提升留存率。

随着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智能传播崛起,社交传播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网民主体地位,开始受到全新的挑战。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崛起,虽然依然有着鲜明的社交媒体特性,但是,基于算法的流量分发规则,开始动摇网民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同时,随着ChatGPT等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爆热出圈,网民在内容生产中的主导性地位也开始面临全新的挑战。2023年1月10日,《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将正式施行。

一个算法和数据主导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智能传播新格局势不可挡,那么,未来网民是否又将沦为互联网被动的消费者?新的智能时代网民将何去何从?这已经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六、中美网民对比:

异曲同工和殊途同归

刘少杰以2010年为节点,将中国网络社会历程简单划分为学习起步和大规模扩展两大发展阶段。他认为学习阶段主要是对西方网络技术和网络行为的学习、引进和模仿;在大规模扩展阶段,中国网络社会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与西方网络社会发展不同的明显特点和发展逻辑。这个划分有一定道理,但显然过于简化了中国互联网的复杂进程,尤其是低估了网民在互联网发展中的能动性。中美两国互联网在很多层面上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但如果从自下而上的网民层面深入,就会发现中美互联网之间有着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并且越来越有着殊途同归的趋势。

中国网民迈入与世界建立超联结的发展时期,互联网仍然持续在网民群体中扩散。而在本土扩散中,美国网民相较于中国网民起步更早,在创新扩散中已处于最后的滞后者阶段。截至2022年1月,美国网民规模达3.0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92%,剩下8%的人暂未入网。而我国在2022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74.4%,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网民画像及互联网使用等方式具有一定的对比和研究价值。

美国互联网在男女性别中渗透较为均衡,分别具有94%和93%的普及率,男性和女性均能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乐于使用的应用。CNNIC统计的中国网民男女比例分别为51.7%和48.3%,与我国整体人口中的男女比例基本相一致。在年龄结构方面,2000年时以18―29岁的人群为主,占比70%,65岁以上人群占14%。随着互联网的扩散和发展,各个年龄阶段普及率均有所上升。截至2021年,“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已有75%上网,18―29岁人群已普及至99%,其他成年人年龄段在98%,以65岁以上老年群体普及增速最快。而即使在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仍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占非网民总体比例的41.6%。让老年人学会并享受互联网的便利也是网络扩散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美国网民中也有调查儿童上网的情况,通常是通过询问其父母的方式。

据Pew Research统计,80%有“11岁或以下”孩子的父母表示孩子会浏览Youtube视频,并有96%的父母表示Youtube会经常娱乐他们的孩子。但对于社交媒体而言,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可以接触的年龄是12―17岁。在上网设备方面,来自GSMA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初,美国有3.535亿个蜂窝移动连接,移动连接相当于总人口的106%。中国则是有16.3亿个蜂窝移动连接,相当于总人口的113%。其中,都有部分人群拥有多个设备进行移动连接。而从这一数据也可看出中国网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之高。

在互联网应用使用上,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网民下载榜前十的应用分别是TikTok、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Telegram、Sopee、Snapchat、Messenger、CapCut和Spotify。社交媒体日渐成为美国网民上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1月,美国网民中已经有2.701亿社交媒体用户,占总人口的80.9%;同期,中国有9.83亿社交媒体用户,占总人口的68%。1990年代是中国网民使用电子邮箱的巅峰时期,进入2000年代后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即开始下降。然而,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2021年,在美国网民群体中,90.3%的15岁及以上互联网用户使用电子邮件。在25岁至44岁的人群中,电子邮件的覆盖范围最大,该年龄段有93.6%的人使用电子邮件。到65岁及以上年龄段则下降到84.1%。美国网民仍然习惯将电子邮件作为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根据Datareportal、Pew Research、GSMA Intelligence和美国人口普查等数据,总结出美国网民的大致画像和特点,可以发现美国网民中老年群体普及率相较于我国较高,提高老年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将是我们重点工作之一,需要继续加强网络知识的普及和老年人软件的适配性,弥补数字鸿沟。美国网民在互联网使用中同样偏好社交媒体等即时通信平台,在短视频时代兴起后,这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跨越了传统的语言交流等障碍,迅速在国内外引起共鸣。2022年7月,中国网民的短视频使用率达到了91.5%,TikTok在国外也正从18岁以下的年轻网民群体为主向整个美国网民年龄段扩散。

应用的使用情况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网民的使用习惯的异同。但对比30年来中美互联网的演进,一个基本的趋势就是:虽然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更有着政治体制的极大差异,而且拜登政府不断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为理由升级中美科技战,但是,中美网民层面却呈现不断趋同的趋势。虽然中国网民在2000年之后就开始疏远了电子邮件,今天早已被排在了前十大应用之外。但是微信、短视频、微博、网络购物等类似主流应用,也在当今美国网民最经常使用的应用之列。

虽然今天,中美两国的前20大网站都是自己本国企业运营,彼此好像是“你中没我,我中没你”。但是,数字技术依然让两国越来越殊途同归。2000年前后,美国互联网企业提供的Hotmail、雅虎新闻、网络购物、微软MSN等都是中国网民喜闻乐见的服务。那时候,中国处于单纯的追随和模仿阶段,主要是美国单向度的“输入”。今天,美国苹果的iPhone、亚马逊的云服务和特斯拉的电动汽车依然是中国市场重要的玩家,而中国企业的TikTok也已经风靡全美。如果没有地缘政治对华为5G设备和华为手机无理的极端打击,中美之间更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向度相互输入、网民更全面联动的新格局。这种两国网民之间“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数字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

七、结 语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IDT)为我们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但罗杰斯所谓的创新,代表了广泛而一般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产品。而互联网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技术创新,是一种典型的通用目的技术(GPT)。蒂莫西·布雷斯纳汉(Timothy F. Bresnahan)和曼纽尔·切腾贝格(Manuel Trajtenberg)定义的通用目的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Pervasiveness)、动态演进性(Technological Dynamism)和创新互补性(Innovational Complementarities)等特点。互联网甚至不是一般的通用目的技术,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网民的作用。网民事实上就已经是互联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已经是互联网活动和应用的主要内容,也是互联网创新与发展的主要动能。

可以说,技术创新依然是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每一阶段的互联网发展都首先是因为新的技术应用的出现。但是,网民却是互联网发展和驱动社会变革的真正引擎。2002年以博客为代表的Web 2.0浪潮,是互联网自1969年诞生之后的重要分水岭。互联网资本的热度最高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但是互联网的主流化进程真正发生在Web 2.0之后。这也是2006年《时代周刊》将网民“你”评为年度人物的原因。但是,即便如此,随后的微博、微信、TikTok等社交媒体的爆发,说明我们依然没有深刻认识到网民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足以媲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可圈可点。而这30年的成就,首要的功劳应该归功于网民群体。互联网发展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最精彩和重要的,并不是资本和商业,而是广大网民。这是总结中国互联网30年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因此,总结中国互联网30年,首要的就是重新发现网民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重估网民的力量。“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中国互联网实践的切实经验。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为人民,更靠人民。无论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和国家软实力的突破,抑或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网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将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

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战,也就是罗杰斯所谓的“滞后者”如何才能顺利加入互联网。不能用我们现有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和方式去拉动,而应该针对“滞后者”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将更多的政府公共服务和日常生活服务资源向未上网群体倾斜。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关键任务是针对目前没有上网的3亿多人民。这一课题要纳入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中国的这些努力和实践,对于全球互联网发展尤其是对亚非拉互联网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也是中国为世界发展和世界互联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个契机。

以年代为阶段的划分与分析方法,基本符合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演进阶段的划分。但围绕互联网这一定义整个时代的通用目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理论创新,需要将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IDT)升级为通用创新扩散理论(GIDT)。比起其他技术创新,互联网具有更多独特的全局性、社会性、全球性和基础性等特点。而今天,随着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步伐并没有放慢,如何更好驾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如何继续赋予技术“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如何有效抗拒霸权地缘政治的破坏和冲击,如何让世界各国共同实现“人人上网,人人上好网”的未来图景,推动全球80亿人口“一个也不能少”地进入数字时代?这些追问和努力,依然没有止境!中国互联网的精彩和网民的精彩更看未来!

图片

(载本刊2023年1月号,原标题为《中国互联网30年:一种网民群体画像的视角——基于创新扩散理论重新发现中国互联网的力量与变革之源》。)

编辑:江潞潞

审核:彭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