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远望智库预见未来 战略前沿技术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 邮箱 | yw@techxcope.com
关于新型研发机构建和发展的若干问题
远望智库高级研究员 孙海鹰
我国近年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取得许多进展,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类型和进展
新型研发机构通常由多方共建,强调产学研资的连接,力图将实验室的项目有效推向市场,整合从科研到商品化的创新链条。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1、高校院所主导的研发型。
这类新型研发机构由高校或院所主导,侧重于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的结合,强调前沿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如清华深圳研究院、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等。
2、高校科研院所主导的产业服务型。
这种高校异地研究院类型最多。技术转移、转化、孵化、撮合、对接的产业服务型产业研究院作为许多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多设在教育资源比较欠缺的地方,在对接产业经济和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3、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的产业研发创新升级型。
这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融合了创新的科技、产业、资本及教育资源,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注重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不仅进行前沿科学研究,还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机制。
政府与高校合作。如深圳1999年建立虚拟大学园现有研究院68家。南京大学在省外建成了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等4家政产学研平台,如长沙环保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增材制造工业技术研究院,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常州高新国际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2000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建的事业法人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高新区合作设立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还有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大、厦门大学等深圳研究院。
4、高校与企业联合的研发机构。
包括清华大学与企业共建的研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与临港集团合作建设的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与四川长虹共建的雷达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理工大学与北汽集团、中科院等单位合作建立的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
5、企业兴办的新型研发机构。
它们以持续研发投入、聚焦前沿技术、开放合作、人才培养与引进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移动-东方电气5G+先进制造工程应用研究中心,还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的华为研究院、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达摩院、腾讯公司旗下的腾讯研究院、百度公司旗下的百度研究院投入科研经费和AI居国内前列。
6、民营科技研发服务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产业技术研究院。
由高校院所人员出外创业兴办的研发服务企业。他们细分技术、细分市场,有旺盛的生命力。
7、面向企业的技术研发服务研究院。如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
(二)新型研发机构的进展和成绩
1、促进了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这些高校的新型研发机构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地方产业升级,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构建了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6200多项,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200家。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创新机制,在科技体制改革和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研究院起到了高校难以起到的对接和服务产业的作用。如华科大异地研究院院长说“有一个企业做零部件的涂层。以前都是用进口,现在是我们撮合车厂部件商来和老师一起研发进口替代,合作非常紧密,现已达到细分领域前三了,在申请国家小巨人!”“我们亲自找企业谈,吃了多少饭,跑了多少路,花了多少时间,见了多少高层,真的很不容易!老师真不可能做到!”
2、促进了地方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
这些不同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各有侧重点,但共同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清华苏州汽车研究院专注于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研发,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开展工作。至今,该研究院已累计完成70多项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成为国内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3、促进了新一代技术的发展。
新型研发机构往往是在新的科技和产业背景下成立的,它们可能更加关注前沿技术、交叉学科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还与深圳市至信微电子合作,共同在苏州吴江区建立了“碳化硅联合研发中心”,加速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在新能源汽车端应用的落地与定制开发。碳化硅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利用效率,降低设备发热量,减轻车身重量,从而提升整体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二、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题综述
一是新型研发机构在定位和功能上可能存在模糊性。现实中,一些机构可能在研发方向、技术转化路径以及市场定位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导致资源分散、研发效率低下,目前产业研究院缺乏原创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如AI产业。
二是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可能不够成熟。一些产业研究院可能缺乏创新管理人才,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导致人员积极性不高、项目进度缓慢。
三是市场对接和成果转化机制也可能存在问题。一些机构可能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或者成果转化机制不够顺畅,导致研发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问题表现
1、方向与定位不明确。一些新型研发机构在成立初期可能缺乏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定位,导致研究内容与地方产业需求不匹配,难以有效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2、体制机制不健全。新型研发机构在体制机制上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科研与市场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大等。
3、人才队伍建设不足。人才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资源。目前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开发、管理人才配置不尽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直接影响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效果。
4、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由于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在学校与企业之间模糊不清,也不规范,或项目选择不当等原因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也由于获得社会资本较少而资金不足。
5、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由于在利益上缺乏合作机制的政策法规,一些机构可能难以有效搭建起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桥梁,和企业合作模式单一,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为产业优势。
6、政策支持不到位。如政策不连续、支持力度不够等,影响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和产业化发展。
7、评价体系不完善。如过于注重短期成果、忽视长期发展等。导致新型研发机构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8 、市场对接能力弱。有些机构缺乏有效的市场对接和商业模式创新,可能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实现商业化。
9、未建立市场化盈利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多数依赖政府或公共资金支持,不能投资项目开发,没有有效的市场化持续盈利模式。
10、国际化视野有限,国际化能力较弱。多数为国内产业服务。
(三)参看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台湾工研院是台湾地区最大的非营利性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主要致力于前瞻性共性技术领域的研发,专注于根据产业需求进行自主研发方向的选择,与企业进行双边开发或委托,提供技术服务。
台湾工研院坚持产业导向,注重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错位发展,形成了自我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和较强的全球服务能力。
台湾工研院实行“技术+人才”双输出的模式,每年有大量人才流动到产业中,同时积极招揽全球优秀科技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并通过为员工提供海外进修等方式鼓励优秀人才。
台湾工研院 成功孕育了台电、台积电等世界知名企业,为台湾地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被誉为“创新引擎,台湾产业成功的推手”。
台湾工研院的功能作用是组织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实验生产,并通过这些研究将科技成果转移到工业生产领域,属于研发服务业。每年向产业界转移技术500项,提供15000次以上的技术服务,多年来,已向企业界转移人才16000人,其中6000人担任中高级主管。台湾工研院每年技术转移促成各类投资项目超过600项,带动投资金额每年平均180亿新台币。(史钦泰,2006)
(四)参看国外的经验
发达国家在产学研与金融资本融合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商业生态。他们更加注重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这种模式下,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实现了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据刘则渊等分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70年制定了试验性研发促进计划(ERDIP),“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UICRC)”,1985年创建“大学工程研究中心(ERC)”,1988年之后创建“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STC)”。对设立这三类中心的共同要求是,中心必须设在大学,并有企业参与合作,其目标必须同时输出面向工业的研究成果和科技人才。
据何洁等分析:美国工程研究中心(ERC)由大学牵头,吸引企业以会员或项目合作方式参与研究活动,而NSF对各工程研究中心资助1/3经费,约100-360万美元/年,30%来自企业,20%来自其它联邦机构,学校提供10%,还有10%来自州和地方政府。各工程研究中心有14-83个企业伙伴,平均35个,涵盖大中小型企业,世界500强占近50%。
2012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在重点技术领域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决定拨款10亿美金,5年内建15个区域性的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10年建设45个创新研究中心,每个州建设一个。中心大范围组织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共建。
美国建立概念验证中心—(Proof of concept center),POCC。从2001年第一个由私人基金会捐赠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冯·李比希创业中心成立,到《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2009)和《美国创新战略:确保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繁荣》(2011)两份政府报告出台,许多高校不仅有技术转移办公室(OTT),而且建立概念验证中心。其间的发展历程表明:“创建概念验证中心,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商业化,优化大学、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而促进美国经济繁荣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概念验证实现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首先是发现新原理,形成新概念;对新概念提出商用的多种可能性;从实验室技术到实用产品或服务验证;从概念产品到市场商品方案的验证;从产品到产业方案的不断验证;提出全程验证说明书,为企业发展和投资商提供可靠依据。(孙海鹰,2022)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成立于1949年3月26日。弗劳恩霍夫协会在德国有69个研究机构。
弗劳恩霍夫协会致力于面向工业应用技术研究和服务。塑造技术,设计新产品,改善生产方式和技术。
西工大黄卫东教授介绍美国伍斯特工学院(WPI)的金属工艺研究所(MPI)是产业与大学的联合体。MPI的宗旨是做企业共性技术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包括:企业现有技术的基础性研究,了解其机理,目的是解决行业中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同时,也进行处于萌芽状态的新技术的创新性、探索性和跟踪性的研究,为企业的长远技术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四、关于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对策和研究
(一)新型研发机构的改进和提高的对策
1、从学校优势出发与市场需求对接的问题。许多新型研发机构倾向于从高校的科研优势和现有成果出发,寻找市场的应用场景,而非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与企业紧密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这种方式可能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难以获得社会资本,难以实现有效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2、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对于大多数技术而言,供给方的技术推动必须与需求方的市场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广泛的市场应用和商业成功。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创新,形成供需互动的良性循环。
3、单向成果转化的局限性。当前,一些新型研发机构采取的是线性模式,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的单向推进,这种模式往往忽视了市场动态和用户反馈,导致科研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市场产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更加注重市场反馈,通过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生态系统,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新的持续推进。
(二)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采取的措施
1、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新型研发机构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根据需求来开展研发工作。同时,可以与企业建立研发团队,共同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除了与企业合作外,新型研发机构还应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通过共享资源、互通有无,实现技术的创造和创新。
3、引入金融资本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可以积极寻求金融资本的支持,通过引入风险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资金保障。
(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几个根本问题的思考研究
1、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定位。产业研究院是围绕成果转化找市场还是根据需求搞开发创新?高校是知识创造的主体。产研院重点应是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现在新型研发机构的主要问题是从学校的优势和现有成果出发去找市场,而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去和企业融合去深度开发,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原创技术推动都是有重大颠覆式技术引导大量市场需求,如PC机和手机。一般的供给方技术推动必须和需求方市场紧密结合才行。所以单向的成果转化还是线性模式,还是背离市场。而发达国家都是从市场出发的产学研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商业生态。
2、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方向。研究院是面向前沿还是技术服务?产业面向市场,还是面向成果?成果转化也是一个途径,但主要方向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和企业一起同步、协同研发、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
3、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作用。是桥梁纽带,促进创新联合体,还是自己作为产业主体?还是立足产业技术的开发服务?应当是兼有研发和服务的双重作用。
4、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机制。是学校的一个处室的附属?还是独立的非企事业单位?或成为独立企业?要明确发展机制,又要有发展动力。还是单设好。
5、关于共性关键技术平台。对于新型研发机构来说,可以借鉴台湾工研院的成功经验,加强前瞻性共性技术领域的研发工作。
6、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国际合作。科研和创新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形成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力争与国外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错,共同发展”的格局。
7、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法律法规政策。政策制定者应考虑提供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各个研究院政策、财务管理不一致的问题如何有法规政策明确。
8、关于为企业研发的大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问题。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模式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需要警惕其可能对企业创新机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生的潜在影响。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产研院在发展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大对共性关键技术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在原理科学和原创上下功夫,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则渊,陈悦.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J].管理学报, 2007年03期
[2] 何洁,李晓强,周辉.美国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对我国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9月
[3] 黄卫东. “协同创新”是转型期中国铸造业的根本出路[R].2012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
[4]史钦泰.台湾工研院的建立集合发展[R].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8月